8月17日下午,“离开与回望”——《写父亲》分享会在南国书香节1号会议室举行。
红网时刻新闻8月18日讯(记者 蔡娟 通讯员 孙霁飞)8月15日至19日,2025南国书香节在广东火热举行。8月17日下午,“离开与回望”——《写父亲》分享会在南国书香节1号会议室举行,知名作家宁不远携新作《写父亲》亮相,并与作家、编剧侯虹斌围绕代际关系和非虚构写作展开了深入对谈。
《写父亲》记录的是一个女儿对父亲和乡土的怀念,也是一份坦诚的自我剖白。有关父女亲情,有关女性自我成长,真诚、动人,这份深情引发了参加活动的读者们的强烈共鸣。
父亲的一生沉默又勤恳,他努力让女儿踏上求学之路,远离乡下,前往更好的世界。但远离“粗俗的人情味”,生活是否变得更有意义?一个独自从农村走到大都市的女孩要经历多少挣扎和蜕变,才能完成对自我的重塑?父亲是一种语言,一个来处,一方土壤,一份参照;女儿书写父亲既是清空,也是填满;既是为了告别,也是为了重新开始。
宁不远分享新作《写父亲》。
此次分享会的主题是“离开与回望”,当父亲的背影最终消失在生命的转角,留下心中难以填补的沟壑。回望,是在记忆的深巷中踽踽独行,努力打捞那些散落的片段。强撑着学会接受父亲的离开,在擅长的文字记录中不断回望,不为人知的青年父亲,善良与狡黠并存的鲜活性格,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,他的挣扎与梦想,他未曾言说的遗憾,还有他倾注于生命的、无声却磅礴的力量。他们在各自的沉默里,笨拙地打捞着彼此。
分享会深刻探讨了父女、母女的代际关系,谈及与原生家庭的和解。宁不远表示,如今回想成长过程中必然有笑有泪,有爱也有恨,但最终还是爱意消融一切,千帆过尽仍觉对家人深厚的爱意。
宁不远说,父亲的骤然离世,让她在静默中回望那已远行的身影,努力接纳生命必然的告别,将那些未尽的对话、迟到的理解,以及永恒的思念化作文字,在离开的彼岸与回望的此岸之间,架起一座沟通的桥。用真实的故事重新建构一个世界,绝对真实的情感和人物,配合用于填补记忆中的空白的、虚构的环境描写,映衬当下叙述的心境和想象。写父亲,不仅是为了记住,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活着。不仅是为了告别,也是为了重新开始。
侯虹斌从文本作品出发,结合心理学分析,指出要接纳个体的不同,学会把握处理代际关系的距离与分寸,近可守护亲情,远可在意自我的感受。
宁不远为读者签名。
提问环节,读者们的热情很高,更有十年老粉现场“追星”。面对两位优秀的作家,喜欢写作,想要尝试写作的读者们也是纷纷提问,关于写作困境、写小说的“方法论”以及以真实人物进行创作是否会带有一些羞耻感。
宁不远借一则事例,诚恳地表示写作最基础的第一步,便是提笔写,鼓励读者积极进行创作,无论题材,无关好坏,发自内心喜欢写作这件事。第二步,是坚持写完,因为创作必然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,但不能放弃,不能“烂尾”,要给每一次的写作一个结束。
侯虹斌补充说,在坚持创作的基础上,也要不断地挑战自己,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擅长的写作领域,要勇于走出舒适圈,去尝试不同的创作,去挑战新颖的写作,延续这种热情。
来源:红网
作者:蔡娟 孙霁飞
编辑:杨雁霞